产品专栏
绿色议题
里山除了农业生产外,还可提供动植物多样性的栖地。图片提供 / Takuma Kimura。
实现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是「里山倡议」的愿景。图片提供/ Takuma Kimura。
图片提供 / 科定企业。
里山的施行让消失多年的生物再次回第栖地,图为苍鹭。图片提供 / Takuma Kimura。
以清凉的流水冰镇瓜果,带出的叶末或污垢由一旁鱼群消化。图片提供 / Waka moana。
清澈的溪水潺潺流进屋内小池中,流过管线、流进池里,搅动池中的蔬果上下沉浮,随波飘荡的黄瓜旁,几尾鲤鱼正在一旁悠游……。这是日本滋贺县针江地区家家户户都可见到的景致,施行「里山倡议」多年的小镇,时代的痕迹就像从未留下一般,宛若桃花源再现。
田与土,里山就在田野中
第一次听到「里山」,可能有许多人会好奇它在哪里,然而,里山不是地名,是近几年从日本流行到台湾的新名词,意指环绕村落周遭的山、林、川和草原,在适当耕耘下,提供多样性的动植物作为栖地,达到生活、生产、生态三生的环保新概念。追溯里山一词,最早出现在江户时代,从「里」一字拆解,不难看出是「田」和「土」的象形造字,当时有故乡的含意;直到1994年,日本环境省将国土的环境基本区域划分后,里山成了环境地貌语汇,还没有环境管理的概念,直至近年大力宣导下,越来越多人了解里山的理想与重要性。
人,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
里山的概念其实相当简单,就是把「人」也加入环保里一起思考。以往,我们总说保护自然就是任由它生长、维持原貌,但其实无论是田野还是山林,一旦被开垦,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。
里山一词的发源所在地日本,曾有一片水田因矫枉过正的环保概念,渐渐荒废、被杂草占领,长久下来,水田状态不佳影响日照,也威胁到青蛙、萤火虫的生存,许多生物因水田的消长而销声匿迹。 「里山倡议(Satoyama Initiative)」就是希望环境保护能透过友善管理,维持生物多样性,以调和而非对立或放任来面对土地,帮助它休养生息却不姑息。
实现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是「里山倡议」的愿景。图片提供/ Takuma Kimura。
人、鱼、田 缺一不可
这样农村和乐的里山景象,位在琵琶湖上游的针江最负盛名,村庄中的居民们至今仍依循着古老生态系统,将溪水引进屋内厨房中的水窖,让冰凉的溪水成为冰镇蔬果的最佳良器,饭后的碗盘稍微经过处理,也可以直接置入水窖中,此时溪里来去自如的鲤鱼便会啄食残余的饭粒,饱餐一顿也顺道为全村人赖以为生的溪水净化;当鲤鱼越发肥美、繁殖过盛,村民便用传统鱼笼捕捞足够的渔获贩售,经济上更是多了一项来源。
一江湖水孕育出多采多姿的生态,繁复却有序的系统拜饮食清淡所赐,让环境自净的能力远大于被污染的速度,人类、小鱼、水藻和微生物保住了纯朴美景,也同时为经济扎根。针江地区抱持百年传统的「里山」信念,数十年间为大地调养生息,澄澈的生存方式反而成为现代珍贵的世外桃源。
一江湖水孕育出多采多姿的生态,繁复却有序的系统拜饮食清淡所赐,让环境自净的能力远大于被污染的速度,人类、小鱼、水藻和微生物保住了纯朴美景,也同时为经济扎根。针江地区抱持百年传统的「里山」信念,数十年间为大地调养生息,澄澈的生存方式反而成为现代珍贵的世外桃源。
图片提供 / 科定企业。
再现里山,共享一亩田
里山就像是一直存在的古老智慧,鱼稻共生的景象,早年台湾也是随处可见,现代化生活却使得「人」从里山出走,为了工作或其他因素渐渐往都市奔走;不变的里山在工业化影响下,维持自然的样貌与律动也变得相当艰难。还好,近年台湾也开始正视环境危机,以里山精神重建与自然共生的家园。
苗栗通宵复育石虎、金山八烟聚落复育生态,这些复育的工程都从宏观的角度出发,考量生活、生产以及生态,正是台湾一步步找回失落乐园的足迹;友善土地,最后仍须回归「人」,面对土地,我们必须用多一点的谦卑与努力,学习与自然共生。
苗栗通宵复育石虎、金山八烟聚落复育生态,这些复育的工程都从宏观的角度出发,考量生活、生产以及生态,正是台湾一步步找回失落乐园的足迹;友善土地,最后仍须回归「人」,面对土地,我们必须用多一点的谦卑与努力,学习与自然共生。
里山的施行让消失多年的生物再次回第栖地,图为苍鹭。图片提供 / Takuma Kimura。
以清凉的流水冰镇瓜果,带出的叶末或污垢由一旁鱼群消化。图片提供 / Waka moana。
BACK TO TOP